首页
两纲之窗
纲要规划
新领域回应新需求 新策略赋能新发展
重庆市妇联 2022-12-12

新领域回应新需求  新策略赋能新发展 

——重庆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家庭领域解读 

重庆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钟  敏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将“妇女与家庭建设”“儿童与家庭”作为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全新领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建设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积极回应新时代广大家庭新需求新期待的重要举措,对更好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和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充分凸显家庭建设的价值追求。新妇规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家风”作为“妇女与家庭建设”领域首要任务,强调弘扬传承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爱国爱家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要求深入推进“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动员广大妇女及家庭成员积极参与“五好家庭”“文明家庭”等文明创建活动,教育引导年轻女性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引导妇女和家庭成员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新儿规将“发挥家庭教育立德树人作用”作为“儿童与家庭”领域首要任务,要求教育引导儿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集体、爱社会主义情怀,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将“培育和营造良好家风”作为重要任务,要求发挥父母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引领儿童践行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二、积极回应家庭发展的关注期盼。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重庆市有1204万户家庭。家庭规模、家庭结构呈现出新的特点,家庭领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支持家庭的公共服务专业化程度不高、供给不足,家长育儿缺知识、少方法、多焦虑等。两个新规划对群众和家庭关心的这些热难点问题作出了积极回应。着力为妇女家务负担“做减法”。部署了推动家庭公共服务策略,提出加快推动家政服务业建设,扩大育婴、家庭照护服务供给,发展托幼托管服务等。着力为家庭育儿成本“做减法”。谋划了“家庭生育养育支持项目”,提出落实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做好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生育医疗费用保障工作,加强住房等支持政策等。着力为家庭教育赋能“作加法”。部署了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策略,提出实施“家庭教育促进项目”,开展“家庭教育进万家”,推动优质家庭教育资源、产品和服务惠及更广泛人群;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和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实现区县全覆盖;指导帮助调适亲子关系,缓解育儿焦虑等。

三、注重体现家庭责任的性别平等。新妇规明确要求,“促进构建新时代婚姻家庭关系”和“促进形成男女共担家庭责任的风尚”。一方面,注重婚姻家庭关系中的性别平等。如,倡导夫妻平等参与家庭事务决策,反对一切形式的家庭暴力,培育健康文明的新型婚育文化,构建男女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保护家事纠纷中女性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注重共建共享家庭责任中的性别平等。如倡导夫妻共同承担照料老人、教育子女、料理家务等家庭责任,鼓励用人单位探索实施灵活休假和弹性工作制度,支持男女职工共同履行家庭责任,明确夫妻双方都有育儿假。这些举措,旨在进一步改善家庭成员的性别平等和婚姻和谐,本质上是保障夫妻之间共建共享的权利义务,更深层次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平等”理念的具体化,也是广大妇女所期盼的新时期美好家庭的基本内核。

四、突出强调家庭监护的落地落实。新儿规在“儿童与家庭”领域中部署了两项重点任务“增强监护责任意识和能力”“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包括建立家长学校、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建设等一系列举措,旨在动员全社会力量为家庭提供支持,增强家长监护主体责任。同时,巩固拓展重庆首个家庭教育地方立法成果,提出实施《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重庆市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编制家庭教育规划,促进父母提高监护和教育的能力水平。新儿规还强调加强亲子交流,提高陪伴质量,增加陪伴时间,开展有益于儿童的健康成长的亲子活动。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 重庆市妇女联合会

地址: 重庆市江北区盘溪路408号

ICP备案: 渝ICP备18008301号-1

渝公网安备案 50010502000404号

市纪委举报网址: https://chongqing.12388.gov.cn/

举报电话: 12388

纪检监察组举报邮箱: zzhjjz9314@163.com

举报电话: 023-63626782

Copyright(C)2016 cqwomen.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IPv6

扫描二维码关注重庆市妇联微信

扫描二维码关注重庆市妇联微博

需求调查

微博

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