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县妇联深入落实“莎姐守未”专项行动,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独特优势,积极找准妇联工作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结合点,多措并举,努力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谢谢律师阿姨,我今天学会了要拒绝陌生人对我的哄骗与伤害,努力躲避身边的危险,勇敢的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巴山镇的小学生在参加“巴山百灵鸟·巾帼讲师团”宣讲员、城万律师事务所律师游朝辉主讲的普法宣讲后,激动的说道。
据悉,在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三八”国际妇女节、“六一”儿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城口县妇联组织开展“巾帼普法乡村行”“千万妇女大学法”等法治宣传活动,将《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作为重点宣传内容。全县各级妇联组织通过张贴海报、发放宣传折页、院坝会、社员会的方式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200余场次,覆盖5000余人。2024年“大巴山女性”微信公众号开设“家·法”专栏,对《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专题宣传,提高广大群众法律意识。

为强化未成年人安全意识,城口县妇联举办“守护童年 安全伴成长”“守护花季 预防性侵”等活动,以防性侵、防拐骗、心理辅导、安全自护等为重点,开展自护实践、知识竞赛、专题讲座100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通过大巴山女性公众号推送安全知识50余次。
“城口县妇联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用心用情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倡导全社会共同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参与未成年人保护行动。”城口县妇联主席冉万玲同志在向记者介绍城口妇联系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情况时,说:“为未成年人保驾护航,县妇联强化协同联动,系统化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进一步提升关爱服务水平。”

据了解,在横向连接方面,城口县妇联加强与公检法司等职能部门合作,与县法院建立了婚姻家庭纠纷诉调对接机制,与县公安局建立了家暴告诫制度,与司法局建立了婚姻家庭调解委员会,联合检察院召开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专题座谈会,制定《关于加强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工作协作配合的意见》,强化与司法部门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工作上的沟通对接。
在纵向推进方面,城口县妇联在全县创建市级儿童友好社区1个,市级妇女儿童维权站1个,市级家风家教创新实践基地3个,市级示范儿童之家7个,县级家风家教创新实践基地1个,县级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1个。在县妇女儿童服务中心挂牌县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在全县204个村(社区)全覆盖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和维权站,培养基层妇联干部为家庭教育辅导员。

“褚妈妈,谢谢你带我剪头发,还给我买新衣服,我喜欢把眼睛瞪的大大的,因为这样就更像你啦,我希望你就是我的妈妈。”这是一名困境女童与她的爱心妈妈短暂相处后,发出的童真话语,言语中的真挚感情让人泪目。孩子口中的褚妈妈,是在2024年城口县妇联创新“情暖童心 相伴成长”困境儿童关爱服务项目,面向社会招募的新手爱心妈妈。

据了解,“情暖童心 相伴成长”困境儿童关爱服务项目实施已经是第9个年头了。该项目组织县乡村三级妇联主席、执委按照就近、属地原则组成爱心妈妈队伍,落实“六个一”关爱服务,为城口县困境儿童的成长辛苦付出、默默奉献。今年,城口县妇联通过线下呼吁、线上报名的方式,动员了各领域有爱心、有情怀的爱心人士加入爱心妈妈团队。除了爱心妈妈队伍的更新,今年,城口县妇联还积极整合部门资源,联合县检察院,邀请“莎姐”检察官为孩子上安全教育课。城口县妇联通过巧妙借助企业和爱心组织力量,由专业社工组织提供心理服务,爱心企业提供烘焙实践,为困境儿童带来更加多元化的生活和学习体验。

在“情暖童心 相伴成长”项目以外,城口县妇联还积极争取落地了许多其他儿童关爱项目,“春蕾计划”“小海豚计划”等公益助学项目275800元,资助女童122名。“善满山城·乡村振兴”互联网募捐活动,筹款6983.46元。在元旦、春节、中秋等节点,城口县各级妇联组织会开展节前慰问活动,入户关爱全县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渝好空间”实施项目在城口县复兴街道柿坪村落地,在葛城街道滨河社区创建首批市级儿童友好社区,持续融入适宜儿童生存的友好元素。
下一步,城口县妇联将不断探索未成年人保护新模式,切实抓好未成年人关心关爱工作,不断增强妇联组织对家庭和未成年人联系服务的枢纽功能,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渝公网安备案 500105020004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