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要求和深化“建设法治中国·巾帼在行动”活动,在“11.25国际反家庭暴力日”和“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到来之际,市妇联在南川区、九龙坡区对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了宣讲,并结合妇联维权工作开展了以“拒绝家暴·共建平安”为主题的反家暴法制宣传活动。
市妇联不断推进群团改革,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切实发挥党联系广大妇女群众桥梁纽带作用,将此次宣讲十九大精神的课堂搬到了南川区东城街道灌坝社区、搬到了“妇女之家”,向广大妇女群众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让妇女群众能听懂、易领会,切实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工作在妇女群众中落地生根。此次宣讲会上,市妇联维权部负责人从党的十九大盛况、十九大报告的主要精神、十九大精神的贯彻落实等方面着手,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用朴实的语言阐述了十九大开启的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指引的新征程。宣讲人强调,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处论述妇女事业和妇女工作,各级妇联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妇联工作的各个方面,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巾帼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报告中明确指出的“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更是与妇女维权工作息息相关,结合即将到来的“11.25国际反家庭暴力日”和“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节点,市妇联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顺应妇女在维权方面所急所需所盼,在宣讲中还融入了《反家庭暴力法》知识及如何开展反家暴工作的内容。从什么是家庭暴力、如何应对家庭暴力两大方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典型鲜活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家庭暴力的概念、家庭暴力的本质、遭受家暴后如何求助等,特别指出家庭暴力不是家务事,而是违法甚至犯罪。
活动特别邀请了12338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的专业律师和心理咨询师,与现场妇女群众近距离开展互动交流,提升妇女姐妹们的维权意识,有效预防家庭暴力。在九龙坡区举办的“家事工作室多元化解家事纠纷”展示现场,还根据真实案例专门编排了一场寓意深刻的情景剧,通过妇女遭受家暴、求助、法律咨询、心理干预等几个场景的展示,加上律师和心理咨询师的讲解,使现场的妇女群众通过直观的感受,进一步学习了反家暴知识。活动形式新颖,又与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紧密结合,引发了在场妇女群众的热烈探讨。大家一致认为宣讲活动加深了她们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理解和认识,深切感受到了党的十九大的召开给她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南川区东城街道灌坝社区妇联主席张剑英说,“十九大胜利召开以后,基层妇女广泛掀起了学习热潮,今天的宣讲非常接地气,把十九大精神送进我们的院坝,让我们的妇女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听到党的声音,感受到党的关怀,激励我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 南川区南城街道办事处妇联主席金吉芳说,“我作为一名基层妇女工作人员,平时接到家暴的信访感到有点无可奈何,传统观念认为这是家务事,今天听了宣讲,十九大这么高规格的党的会议,也在关注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保障,我们做工作更加有底气了,希望能继续加大《反家暴法》宣传工作,引导广大妇女群众学会维护自己的权益。”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杨坪社区居民熊琴说,“将十九大精神关于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内容融入反家暴情景剧,这个方式实在太新颖了,让我们既学习了十九大精神,也了解了反家暴知识。我以前认为家庭有矛盾是难免的,动手打人也是一时情急没什么,今天才明白家暴是违法行为,我们绝不会再容忍。希望妇联多以这种新颖形式开展宣讲和法制宣传,让更多的人受益。”
此外,市妇联于近期下发了通知,并设计印制了8万份反家暴等知识的法制宣传品发放到各区县,要求各区县妇联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以“拒绝家暴 共建和谐”为主题,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活动,送法进村社、进家庭,提高全社会对“反家暴”的关注度和责任意识,营造“对家暴说不”的良好氛围。目前,渝北区、大渡口区、潼南区、荣昌区、酉阳县、彭水县等多个区县已开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