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两纲之窗
纲要规划
解读 | 引领新时代重庆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
重庆市妇联 2022-12-08

引领新时代重庆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


——重庆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亮点特色解读

规划起草组专家 黄意武


《重庆市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重庆市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是市政府颁布的两个重要规划,擘画了未来十年重庆市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引领全市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与上个周期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相比,两个新规划既保持了延续性,又与时俱进,展现了新的特色和亮点。


一、党的领导是新规划的政治灵魂。两个新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到规划的组织实施和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从规划的发展基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到主要目标、重点任务、组织实施,都将党的领导贯彻始终,强调了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两个新规划还强调对妇女儿童的思想政治引领,首次将“充分发挥妇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半边天作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写入指导思想;提出加强妇女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广大妇女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争做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新时代女性;强调要教育引导儿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集体、爱社会主义情怀,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二、高质量发展是新规划的主题主线。两个新规划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始终,从提升妇女儿童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出发,着力推进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妇规注重优化妇女全面发展的制度机制,统筹兼顾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各方面的发展利益,突出解决制约妇女发展的重难点问题,协调推进妇女在各领域的全面发展;将“坚持共建共治共享”作为基本原则之一,强调发挥妇女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的“半边天”作用。新儿规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儿童人格尊严,保障儿童身心健康,注重发挥家庭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儿童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实现全面发展;强调“尊重儿童主体地位和权利”,支持儿童参与家庭、学校和社会事务,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儿童友好社区试点建设。


三、回应民生关切是新规划的重要举措。两个新规划积极回应“一老一小”、拐卖妇女儿童、特殊群体关爱保护等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的重大决策方面,两个新规划充实完善了支持家庭生育、养育、教育的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增加优质普惠托育服务供给,用人单位落实父母育儿假、产假等制度,创造生育友好型工作环境等举措。在聚焦老龄化问题方面,新妇规提出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建设老年妇女友好型社区等,为妇女晚年生活保驾护航。在防拐打拐方面,两个新规划提出要完善集预防、打击、救助、安置、康复于一体的反拐工作长效机制。在特殊群体关爱保护方面,两个新规划对残疾、留守妇女儿童以及高龄失能妇女、孤儿、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等特殊困难妇女儿童群体的权益保障问题提出了针对措施,进一步织牢政策、服务、机制保护网底。


四、新增三大领域是新规划的时代要求。为推动家庭建设和促进儿童安全健康成长,对标对表国家纲要,两个新规划新增了“妇女与家庭建设”“儿童与家庭”“儿童与安全”三个领域。在家庭领域,新妇规注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家风,倡导夫妻共同承担照料老人、教育子女、料理家务等家庭责任;新儿规强调发挥家庭教育立德树人作用,强化家长监护主体责任,落实家庭保护职责。在儿童与安全领域,提出加强对儿童食品、药品、用品监管,预防和控制儿童遭受暴力和意外伤害。新增领域和内容,将进一步满足广大妇女儿童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五、突出地方特色是新规划的有效落实。两个新规划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紧密衔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立足妇女儿童工作实际,科学谋划设置了未来十年的目标策略。开门见山地将81项目标值单独罗列,并紧跟每项重点举措,创新提出了15项重点工程、33项重点项目,以切实可行的指标和项目为抓手,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协调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两个新规划按照我市“一区两群”发展总体部署,充分考虑人口发展变化的新特征,提出了“重点支持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妇女事业发展”“优质公共卫生资源向农村、基层倾斜”“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倾斜”“为艰苦边远地区、农村定向定单培养全科医生专业人才”等措施,必将在更高水平上推动解决妇女儿童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 重庆市妇女联合会

地址: 重庆市江北区盘溪路408号

ICP备案: 渝ICP备18008301号-1

渝公网安备案 50010502000404号

市纪委举报网址: https://chongqing.12388.gov.cn/

举报电话: 12388

纪检监察组举报邮箱: zzhjjz9314@163.com

举报电话: 023-63626782

Copyright(C)2016 cqwomen.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IPv6

扫描二维码关注重庆市妇联微信

扫描二维码关注重庆市妇联微博

需求调查

微博

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