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荣昌疾控中心检验科李玲和同事们并肩战斗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第一线,保证了中心检测工作满负荷运转24小时不间断。脱下防护服,下班已是凌晨,这样的工作节奏已是疫情发生以来李玲工作的常态。
大年二十八晚上,荣昌区人民医院送来第一份样本,她和同事一起“全副武装”进入实验室,直到检测结果出来已经是凌晨两点。从那时候起,每天的工作就是从拿到标本开始,核酸提取、扩增、检验结果判定,到最后信息录入、上传报告,期间容不得半点疏忽与大意。核酸提取则是其中最关键也是最危险的一步,此时的操作更是需要万分的小心,稍有不慎则极易产生气溶胶,进而造成自身被感染的风险。每天如此近距离地接触病毒,如同在刀尖上行走。

每天进入实验室前穿防护服,戴护目镜、N95口罩、两层防护手套,穿戴整齐后,样本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处理。每次取样、加样要精确到几微升,这是最耗体力的步骤。在狭小的空间里身着密闭的防护服连续奋战4至6小时甚至更久,时常会有窒息、昏厥的感觉。水汽凝结在护目镜上阻碍视线,护目镜及口罩的系带压得耳朵疼痛不适,长时间保持固定的姿势,更是累得满身是汗。而每次摘下口罩后脸上留下的深深勒痕,于她来说,则是最美也是最特殊的“军功章”。

她不仅是检验技术负责人,更是一个十个月孩子的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作为中心实验室检测骨干,她冲锋在疫情的第一线;而作为一个母亲,她却没法照顾自己的儿子。大年三十儿子生病发烧,哭着找妈妈,她却不能陪在儿子身边照顾,只能在实验间隔透过手机屏幕安慰儿子几句,便重新投入到新一轮检测工作中。每次实验做完,脱下防护服,经过一番消毒后,便匆匆为孩子哺乳,然后又迅速回到工作岗位。每天早上出门都会对熟睡的孩子说:“宝宝,妈妈下班就回来,在家乖乖的哦!”但是下班回到家都已是凌晨,只能看到孩子熟睡的脸庞。因为孩子从未离开过她,每每半夜醒来都会哭着找妈妈。有一次视频传来儿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她再也忍不住伤心地哭了,但是紧张快速的工作节奏,容不得她有更多的儿女情长,迅速擦干泪水、平复心情,马上“全副武装”投入到工作。

面对病毒,她“疫”勇当前,将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他人;面对疫情,她舍小家,为大家,瘦小的身躯扛起重任,巾帼不让须眉。

渝公网安备案 50010502000404号